红利资产调整,原因找到了!板块长线逻辑有何变化?(2025/08/30)


  (原标题:红利资产调整,原因找到了!板块长线逻辑有何变化?)

  今年A股市场分化明显,宽基指数与风格指数表现各异 ,其中红利策略表现极为突出。市场统计数据显示,虽然红利板块近期有所调整,但截至目前 ,今年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仍累计上涨10.38%,跑赢同期上证指数10.74个百分点 。

  不过,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 ,中证红利指数创下了今年以来最大的调整(月度跌幅5.55%),这也使得市场的质疑声越来越大。那么站在当下这个时点,回调后的红利资产是“偃旗息鼓” ,还是会“卷土重来”?这个位置的红利资产还能否关注?

  首先,红利资产近期为何会调整?

  一、资金流动与市场周期性

  市场资金的阶段性获利回吐是导致红利风格调整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那些追求绝对收益且持有期限较短的资金,它们倾向于在短期内实现部分收益 。这种资金行为在A股分红季尤为明显 ,导致部分个股面临较大的兑现压力。

  二、日历效应与市场表现

  红利板块的日历效应也是导致风格调整的一个关键因素。统计2016年以来红利策略在各个月度的表现 ,不难发现中证红利指数在6月的平均超额收益(-3.9%)和平均胜率(13%)均为最低 。这一现象与A股公司分红的季节性特征紧密相关,大多数公司选择在每年的5至7月进行现金分红。

  2019年至2023年的数据分析表明,中证红利成分股在派息日前后的周均超额收益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派息后第一周通常为负值,但从第二周开始,分红对股价的直接影响开始减弱。

红利资产调整	,原因找到了!板块长线逻辑有何变化?(2025/08/30)

  其次,再来看看红利资产的长线配置逻辑是否还在?

  从国内驱动来看,国内无风险利率中枢下移 ,“资产荒 ”使得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

  从海外驱动来看,美债利率下行或阶段性受阻,红利超额收益与美债收益率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

  从政策驱动来看 ,随着新“国九条”的落地,监管思路的转变对红利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高股息及稳健分红板块符合长期价值投资取向,可能正在演变成为中长期的投资逻辑 。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红利资产虽然面临短期调整 ,但长期投资价值或仍在 。特别是经过6月份的大幅调整后,板块短期配置性价比进一步提升。

  ETF标的方面,近期不少资金通过红利类ETF进场布局。中证红利ETF(515080)近5个交易日获超2亿元资金买入 ,近60日流入资金将近13亿元 。资金趋势对应6月以来的板块调整,一定程度或说明这一轮红利资产的调整也给了不少资金逢低配置高股息的机会。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E播报